写雨的诗句
毛主席的诗词
张碧山
离去
带子和意的诗词
中秋节的诗词
反腐倡廉的现代诗歌
关于夏天的诗句
古诗鹿柴
描写草的诗句 古诗
赵光远
虞有贤
来时
关于山水的古诗
任翔龙
借景抒情
梁寅
少妇
秋天
怀古伤心
紫微孙处士
顾德润
曦 诗词
石恪
黄公望
曾寅孙
写梅
孔榘
写秋的诗句
省吏
冯道
古诗书湖阴先生壁
古代诗歌阅读题
古体
韦璜
凉州词古诗
李日新
魏承班
塞上曲送元美
# 古诗大全 #
@ 李攀龙
@ 明朝
@ 古诗三百首
@ 送别
塞上曲送元美原文 白羽如霜出塞寒,胡烽不断接长安。
城头一片西山月,多少征人马上看。
塞上曲送元美拼音解读
bái yǔ rú shuāng chū sāi hán ,hú fēng bú duàn jiē zhǎng ān 。
chéng tóu yī piàn xī shān yuè ,duō shǎo zhēng rén mǎ shàng kàn 。
※提示:拼音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。
塞上曲送元美译文
元美手持插着白羽的军事文书,冒着霜冻的寒气出行塞外。东北边境的异族侵扰边关,那报警的狼烟在相连不断的烽火台上一个个燃起,直抵京城。元美出行之时,正当拂晓,城头上斜挂一弯西垂的冷月。天明以后,一场恶战又会在前线爆发。戍守边关的将士们人未卸衣,马未卸鞍,他们正焦急地翘首等待着京城的决策到来。
塞上曲送元美鉴赏
《塞上曲送元美》是作者送友人王世贞(字元美)赴边塞之作。诗韵铿锵,气势雄强,颇得唐人边塞诗之遗响。诗中虽未明言元美此行的具体任务,但透过诗句传达的气氛,足令人感受到他肩负的重大使命。
猜你喜欢的诗词
热门诗词推荐
南乡子(路入南中)
伴云来(烟络横林,山沉远照)
春雁
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
白莲(素花多蒙别艳欺)
辨弦声
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
清平乐·烟轻雨小
1
齐天乐·送童瓮天兵后归杭
2
偈一(菩提本非树)
3
封燕然山铭
4
鹦鹉(莫恨雕笼翠羽残)
5
听雨
6
箴作诗者(倚马休夸速藻佳)
7
别东林寺僧
8
长安遇冯著
李攀龙(1514~1570)中国明代文学家。字于鳞,号沧溟。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嘉靖二十三年(1544)进士,历官刑部主事、陕西提学副使、浙江副使、河南按察使等。在京期间,先后与谢榛 、王世贞、宗臣、徐中行、梁有誉、吴国伦结诗社,后七子之名播于天下。李攀龙是后七子的首领之一,他持论褊狭,认为文自汉代、诗自盛唐以下,俱无足观,本朝也只推崇李梦阳一人。他认为先秦古文已有成法,创作只需模拟即可。他推崇汉魏古诗和盛唐的近体诗,往后的都加以鄙视。由于他的文学主张过于片面,限制了他本人的诗文创作,作品的摹拟痕迹太重,佳作不多。《广阳山道中》、《和余德甫江上杂咏》等诗或面对现实,感世伤时;或抒发个人哀怨,向往归隐,能写出内心的真情实感,却还可读。在李攀龙的各体诗中,以七律和七绝较优。其七律声调清亮、词采俊爽;他的某些七绝也还写得自然,能注意顿挫变化,意味隽永。但即使是好诗,也构思雷同、用词重复者多。其散文成就又在诗歌之下。著有《沧溟集》30卷。
1691 阅读
朝代:明朝 诗人:李攀龙 类别:古诗三百首,送别
发表评论
取消@TA
提交
用户见解展示
0条
暂无用户发表对该诗词的见解,快来发表您的见解吧!
一周
月度